为地球发声,与万物共生—— 地勘院开展“世界地球日”系列活动
世界地球日,时间为每年的4月22日,是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。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,为积极响应“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号召,我院组织了“世界地球日”系列活动。
珍爱地球始于心 科学普及润无声
为深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,弘扬科学精神,我院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傅强作题为《从科学到科普——科学传播的动力和生命力》的专题讲座。地勘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徐明钻,南京市科协企业部部长孟亮、玄武区科协副主席赵红梅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,我院职工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共60余人参会。
讲座现场,傅强老师通过生动翔实的案例,以化石的认知和古生物学的发展为脉络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了科学普及的意义与挑战。他指出,科学发端的重点在于发现问题,科学传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思维方式的启迪,呼吁大家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。活动中,观众积极参与互动,从分辨古文中的“化石”到对中西方科学传播动力的探讨,现场气氛热烈。参会领导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此次科普实践既是对科学知识的传播,也是责任的传递,不仅强化了参与者对地球科学和科学思维的理解,更彰显了科普工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石作用。
以公益之名 赴绿色之约
作为我院“世界地球日”传统公益活动,4月17日—4月22日期间,我院组织开展了“衣份爱心,书送关怀”捐赠活动,旨在通过物资循环利用倡导职工践行绿色生活方式。
活动期间,我院职工热情参与,纷纷将闲置衣物、书籍整理捐赠。一名捐赠者表示,“清理衣柜时发现不少闲置衣物,通过捐赠让旧物获得新生,既环保又暖心”。活动最终共募集衣物150余件、书籍30余本,这些物品将通过“飞蚂蚁”等专业公益平台,捐赠给有需要的群体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。我院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,让地球科学“活起来”,同时坚持把绿色理念融入日常,积极践行社会责任,以实际行动诠释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深刻内涵,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地质贡献。(办公室(党委办公室)曹小月)